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0)
日期:2021.03.15 信息来源: 浏览量:

一、学院概况

1.1 学位授权点概况

1981年建成全国首批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建成河北省第一个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建成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建成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中国语言文学下设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7个二级学科,均招收硕士研究生。前5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

1.2 各类评估开展的情况

2020年末将迎来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文学院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评估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学科建设的良好契机。通过迎接学科评估的准备工作摸清家底、补好短板,理清思路、精准发力,并且为迎接学科评估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动员机制,积蓄力量把准备工作做细做实。

1.3 学位点建设规划情况

强化优势,凸显特色,充分依据现有的学科基础,进一步发展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同时充分利用学科群的建设机遇,发展新的交叉学科。

1.4 导师队伍建设情况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1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6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3人、河北大学毓秀名师1人。获得各类人才称号的有近20人次,其中:国务院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人才称号、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各1人。

导师最高学位获得单位:河北大学24人,占比30.3%;北京师范大学11人,占比13.9%;北京大学5人,占比6.3%;山东大学5人,占比6.3%;中国人民大学3人,占比3.8%。

学科通过柔性引进方式,聘请9名知名专家深度参与学科发展规划、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二、研究生培养

2.1 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课程建设特色

要有开阔的研究视野和历史的整体把握能力;追踪学术前沿,关注学术研究中的热点理论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和争鸣。目标是培养知识面宽、专业基础扎实,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学或理论研究的专门人才。

2.2 制度建设、实践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文学院科研优势,以项目为驱动,研究生能够有机会参与本学科的各类科研项目,充分获得学术能力的提升。

文学院是“教育部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燕赵文化学科群”的牵头学科,拥有“华北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传世字书与出土文字研究中心”“曲学研究中心”“国学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这些平台为文学院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科研助力。

2.3 学年内课程开设情况

2.3.1博士课程

博士公共学位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一外英语、专业英语。

博士实践活动:入学教育与学术规范、学术活动。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学位课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博士二外日语

研究生导师论坛(一)

研究生导师论坛(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读

《楚辞》研究

太康文学研究

唐诗文献学

词调词谱学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学位课 汉语言文字学前沿研究
学术训练与规范
非学位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博士二外日语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读
研究生导师论坛(一)
研究生导师论坛(二)
汉语言文字学经典文献导读
近代汉字专题研究
古文字材料专题研究
汉语词汇学专题研究
汉语语法学专题研究
训诂学专题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学位课

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博士二外日语

研究生导师论坛(一)

研究生导师论坛(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读

新时期小说经典与文化语境

鲁迅研究

当代小说研究

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

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学位课

应用语言学专题研究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博士二外日语

研究生导师论坛(一)

研究生导师论坛(二)

语言文字信息处理

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

汉语语言文字专题研究

语言学理论专题研究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学位课 中国古文献学史
非学位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博士二外日语
研究生导师论坛(一)
研究生导师论坛(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读
区域文化研究
小学基础
国学基础

2.3.2硕士课程

硕士必修环节:入学教育与学术规范、开题报告、学术活动

硕士必修公共课: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英语、专业外语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

必修课 基础理论课 比较文学方法论
世界文学经典研究
专业课 中外文艺思潮与流派
中外文论与美学比较研究


第二外语
研究生英语视听说
计算机
研究生数学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
中外文学交流史
西方现当代哲学与文艺思潮
俄罗斯文学与文化专题
东方文化与艺术
中外小说及影视戏剧比较
中外诗歌比较研究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必修课 基础理论课 国外语言学史
汉语音韵学
专业课 汉语史
汉语语法学
选修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日语(一)
日语(二)
研究生导师论坛(一)
研究生导师论坛(二)
训诂学
汉字学
古文字材料选读
近代汉字专题研究
汉语俗字学
现代汉语词汇学
现代汉语词汇专题研究
汉语语音学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必修课
基础理论课 文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选读
专业课 文学批评学
女性文学与审美文化
中外视像理论与文化产业
选修课 日语
俄语
研究生英语视听说
计算机
研究生数学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
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前沿综论
文学批评写作
当代文艺思潮论
文学批评学名著选读
小说美学与批评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必修课
基础理论课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
专业课 语言规范化研究
应用语言学导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日语(一)
日语(二)
研究生导师论坛(一)
研究生导师论坛(二)
汉语词汇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修辞研究
计算语言学
音韵学
汉字学
训诂学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必必修课 基础理论课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诗词曲声律研究
专业课 《文心雕龙》研究
《四库全书总目》导读
选修课 日语
俄语
研究生英语视听说
计算机
研究生数学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
《诗经》导读
楚辞文献研究
太康文学研究
六朝文论范畴研究
唐诗导读
杜甫研究
燕乐研究
宋词研究
元诗研究
明清小说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必修课 基础理论课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
古籍版本学
专业课 中国目录学史
校勘学
选修课 日语
俄语
研究生英语视听说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
小学基础
古典文献发展史
词曲文献学
《汉书·艺文志》研究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古籍修复基础与技术
方志学
古典文献注释学
中国文学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名篇选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必修课 基础理论课 文艺学专题
专业课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细读
选修课 日语
俄语
研究生英语视听说
计算机
研究生数学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
鲁迅研究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名作选读
当代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小说主潮研究
中国现代戏剧文学与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研究
中国现代新诗研究
新时期长篇小说与文学思潮研究


2.3 研究生质量监控

1.招生环节

生源质量对将来的学生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招生过程中,文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复试细则,各专业成立专家考核小组,综合考察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源头上把好生源质量关。2020年,根据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试点的要求,制定了《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草案)》,为学校研究生招生改革做出积极尝试。

2.培养环节

重视对培养环节的监控,将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作为工作的核心,制定了《文学院研究生学业管理办法》《文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办法》等相关制度,对学习环节进行全程考监督和考核,从过程角度提出严格要求,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学位申请环节

文学院制定了《文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等制度,对论文开题、预答辩、答辩、学位授予等活动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对未达到要求的研究生实行不准予论文送审、延期答辩、延期毕业等要求,严把毕业关,确保学位论文写作质量。

三、党建与思想教育

3.1 研究生党建工作

1.筑牢思想根基,加强制度建设。学院党委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新时代高校院系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建设目标,扎实抓好党建重点任务落实。制定和完善了《河北大学文学院党建“双创”工作实施方案》《文学院党委关于重大事项政治把关的实施办法》等七项党建规章制度,确保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2.定期组织党委书记、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参加示范培训班。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面上培训和专题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近四年共组织150余人次党员干部参加示范培训班。

3.探索凝炼“特色党小组”制度,根据不同学科的专业特色设立党小组,各自开展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党建活动,如“汉字国学”党小组的“汉字小行家”特色社会服务、古代文学党小组的“古代文学”国家精品慕课、“民俗与民间文化”党小组的非遗文化调查活动等。

3.2 课程思政

3.2.1用“滴灌式”教育理念融通两大课堂,营造思政教育立体空间

1. 采用“滴灌式”教育,育人成效显著

“滴灌式”教育是河北大学创造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其特点是渗透性、针对性、持久性、集约性,追求教育效果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滴灌式”教育方法和成效受到中共河北省委和教育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先后被《教育部简报》和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专篇推介,并荣获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一等奖。

2.两大课堂互融互补,“三进”工作与时俱进

在“滴灌式”育人理念的指引下,河北大学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推动一二课堂互动互补互融,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和水平,确保先进思想进头脑、进课堂、进教材。

3.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课堂思政教育,强抓专业课程培根铸魂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充分发掘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与元素,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以“课程思政中心”为平台,推进全员参与、全课程覆盖的课程思政建设。面向全校开设了《革命文学与当代人文精神》《文学经典与人生规划》等研究生公选课。

利用课程优势,本学科老师在上课时,非常注重挖掘经典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具有当代价值的宝贵品质,自然而然地将专业学习与课程思政完美地结合起来。

3.3 开展思想政治的经验、举措及成效

在古文字学课程上,结合郭沫若的甲骨文金文研究著作充分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在学术研究中所起到的划时代的指导作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中,通过分析郭沫若、鲁迅、闻一多等现代作家的创作道路与及其不约而同地转向马克思主义创作,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价值和理论价值。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就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密切关联,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完美人格教育的最好素材。

四、科研和社会服务

4.1 研究生论文发表、竞赛获奖情况


博士生发表论文清单

姓名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王亚彬 《字汇补》疑难字考释十二则 《语言研究集刊》
王亚彬 《字汇补》疑难字例释 《汉语史研究集刊》
王亚彬 《龙龛手镜》异体认同举正 《古汉语研究》
王亚彬 当代大型字书收录《龙龛手镜》疑难字考释(10则) 《语文研究》
王亚彬 大型字书疑难字考释(12则)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王亚彬 《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人部疑难字考释 《励耘语言学刊》
聂章军 《论艾芜早期小说的文化人类学价值》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刘日照 论环境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 《新闻知识》
刘日照 《唐史论丛》近年所刊墓志释文校勘举隅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刘日照 王雄诞夫人魏氏墓志录文校理浅见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日照 隋唐五代墓志录文校勘 《昆明学院学报》
孙笑娟 先唐重阳习俗与文咏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孙笑娟 试论柳宗元论体文之“三观”及独特风格 《保定学院学报》
陈雪颖 《“吃播”的沉浸式体验:从群体孤独走向虚拟狂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陈雪颖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著作权的争议焦点及保护途径探讨》 《出版广角》
孙笑娟 以猛禽“自况”的柳宗元诗 《博览群书》
王静 《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释文校补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
王静 《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校读举正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王静 《明清刻本疑难字例释》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魏雪 《改革开放40年“当代作家”传记综论》 《现代传记研究》
苑宇轩 《论韦玄成<自劾><戒示子孙>的忧患意识》 《人文社会21》


博士生竞赛获奖情况

姓名 获奖名称 获奖等级
刘幸 学业奖学金 三等奖
王亚彬 国家奖学金 国家级
王荣艳 校学业奖学金 一等奖
吉媛圆 奖学金 一等奖
聂章军 第十届河北省文艺评论奖 省级
聂章军 河北大学2019年度学业二等奖学金 校级
苑宇轩 文学院奖学金 一等奖
刘日照 “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及奖学金 校级
刘日照 “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校级
高晨曦 学业三等奖学金 厅局级三等
孙笑娟 学业奖学金 一等奖
甘濛 学业奖学金 一等奖
陈雪颖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一等奖
魏雪 2018-2019年度学业奖学金 一等奖


硕士生发表论文清单

姓名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陆莉镅 《论红色经典作品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意义与途径》 《科学大众》
武佩佩 《文学传统与伦理政治——论浩然小说中的基层干部形象》 《西部学刊》
胡学丽 《论<论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 《青年文学家》
刘红茹 《新批评视野下<生>的解读》 《青年文学家》
张新宇 《<金锁记>中曹七巧和<玫瑰门>中司猗纹的母亲性解构比较》 《青年文学家》
赵玉 《红色景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途径探微》 《科学大众》
陆莉镅 《红色景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途径探微》 《科学大众》
夏玉珊 《身世的沉思——西川<虚构的家谱>细读》 《文学少年》
韩宁 《论善良的刁顺子的宋没用》 《文学少年》
郭一鸣 宋刻三卷《会稽三赋》著录辩误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牛成哲 《甲库善本》经部书对《经义考》收录序跋之补充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高天翊 从《活动变人形》看文化冲突在家庭生活中的缩影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李鑫 《论红色经典作品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意义与途径》 《科学大众》
李鑫 《新儿女英雄传节选导读》 《中国现代文学名篇导读·革命文学作品》
刘琼 《昨夜里梦入天国》 《中国现代文学名篇导读·革命文学作品》
苏丽娜 《手推车》 《中国现代文学名篇导读·革命文学作品》
员雅新 《梁晓声<人世间>的“共和国长子”形象》 《文艺评论》
王丹丹 《牵小狗的女人》的女性意识分析——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读天下》

浅析扎米亚京《我们》中的乌托邦思想 《鸭绿江》
邱玉祺 “梅尼普讽刺体”视角下的《痴儿西木传》解读 今古文创

回归人的内在世界——评《哈罗德·布鲁姆「内在性诗学研究」》 青年文学家

评《灵验:中国当代宗教》 创业圈·大经贸
王思琦 浅谈果戈里《钦差大臣》中的讽刺艺术 《看世界》
王子珺 詹锳对“意象”和“比兴”的心理学解释略论 语文学刊
刘潇 《风味小吃命名研究》 《看世界》
郭淑晔 《当代大学生语法知识使用现状》 《中学生导报》
《电台播音员语音师范情况调查》 《民间故事》
郝朋丽 《服装名称与其广告语的语音形式调查—以保定市区店为例》 《百科论坛·教育科研》
《基于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对 ABB 式词的考察》 《青年生活》
杨丽 《莱芜方言中的“子”尾浅议》 《小说月刊》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礼貌原则》 《文艺生活》
《莱芜方言中的亲属称谓研究》 《新丝路》
《莱芜方言中的“同称异指”和“异称同指”现象分析》 《文存阅刊》
《宁城八里罕小北沟的两字组变调》 《文学少年》
《莱芜方言分音词的使用状况研究》 《中外交流》
裴苏亚 《新词新语中的潜显现象》 《小说月刊》
《潜显理论下新词新语的特点》 《民间故事》
王婧悦 《网络热词“柠檬”的形成机制与动因分析》 《小说月刊》
《中介理论视角下的“恢复疲劳”再分析》 《民间故事》
闫玲 《“照X”式副词的词汇化》 《小说月刊》
杨志达 《上尉的女儿》框架式叙事方法 《北方文学》
孙久洋 《生活中吉祥图案的创作方法》 《学习导刊》
王宸慧 论铭箴的美育功能 《语文学刊》
沈祖新 勾勒幽径与探访边界——评马丁普克纳《文字的力量》 《文汇报》
沈祖新 瘟疫之镜映照出人类之本相 《文汇报》
沈祖新 幸福的期许与政治的回答——《政治哲学》中的伦理意蕴 《经济观察报》
沈祖新 文明在人与食物之间 《经济观察报》
沈祖新 如何界定道德哲学 《新京报》
沈祖新 生命恰似一座永不停歇的时钟 《解放日报》
程秀惠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杨柳之多维镜像解读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增)》


硕士生竞赛获奖情况


姓名 获奖名称 获奖等级
王霄霞 河北大学文苑诗会三等奖 校级三等奖
王霄霞 河北省首届高校硕士研究生英语翻译大赛笔译 校级一等奖
赵聪竹 2020年度河北省首届高校硕士研究生英语翻译大赛初赛笔译项目非英语专业组 一等奖
王雪萌 2020年度河北省首届高校硕士研究生英语翻译大赛初赛笔译项目非英语专业组 三等奖
王丹丹 “我和我的祖国”师生歌咏比赛 一等奖
王丹丹 “灯与河川,五月人间之诗情‘话’意vlog比赛” 优秀奖
王丹丹 “想念河大之三行情书”征文活动 纪念奖
杨紫颖 河北省首届高校硕士研究生英语翻译大赛初赛口译项目组 二等奖
孙久洋 河北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 校级
李卓雅 河北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 校级
程秀惠 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 二等奖
程秀惠 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二等奖
刁俊潇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二等奖
刁俊潇 省级优秀毕业生 省级
哨文婕 “四史”知识竞赛 个人组一等奖
纪妍 研究生学院第五届英语微视频大赛 二等奖
郑子怡 研究生学院第五届英语微视频大赛 二等奖
徐慧军 研究生学院第五届英语微视频大赛 三等奖
魏雪 研究生学院第五届英语微视频大赛 三等奖
王单单 研究生学院第五届英语微视频大赛 三等奖
张静 研究生学院第五届英语微视频大赛 三等奖



4.2 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博士生参加科研项目清单

姓名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排名
王亚彬 魏晋南北朝石刻疑难字词考释与辨伪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 3
王荣艳 魏晋南北朝石刻疑难字词考释与辨伪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 4
吉媛圆 70后作家的“小镇”想象与身份建构研究 省级 2
吉媛圆 赵树理的“经济”书写研究 校级 1
邢玉婷 基于语料库的近代汉语跨层结构词汇化研究 校级 1
聂章军 70后作家的“小镇”想象与身份建构研究 省级 1
赵蕾 大众大众文化背景下煤矿文学发展策略研究 省级 1
张珊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双音跨层结构表达功用研究 校级 1
刘日照 魏晋南北朝石刻疑难字词考释与辨伪 国家重大项目 5
高晨曦 “中国古代骚体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子项目“元明清时期的骚体文学流变” 厅局级 2
甘濛 “中国古代骚体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子项目“元明清时期的骚体文学流变” 厅局级 3
王静 魏晋南北朝石刻疑难字词考释与辨伪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5
魏雪 中国当代自传体小说研究 省级 1


硕士生参加科研项目清单

姓名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排名
赵玉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省级 5
陆莉镅 红色经典与中文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与实践 省级 5
武佩佩 中国当代自传体小说研究 省级 2
王妍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明人别集研究 校级 4
郝春霞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明人别集研究 校级 3
荣可欣 京津冀方志文学史料辑考(项目编号:2020D26) 校级 2
栗碧霞 京津冀方志文学史料辑考(项目编号:2020D26) 校级 2
袁帅 莲池书院与桐城派关系研究 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4
袁帅 燕赵书院与清代文学流派关系研究 重点项目 4
袁帅 莲池书院历任山长著述整理与研究 一般培育项目 3
来晓辉 王树楠的文学思想与近代“河北派” 厅级 3
郭思萍 王树楠的文学思想与近代“河北派” 厅级 4
宋语诺 燕赵书院与清代文学流派关系研究 重点项目 5
宋语诺 莲池书院与桐城派关系研究 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3
李鑫 基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的中文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 省级 4
李鑫 红色经典与中文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与实践 省级 3
王丹丹 哈罗德·布鲁姆诗学中国旅行研究 国家级 1
邱玉祺 哈罗德·布鲁姆诗学中国旅行研究 国家级 2
顾云白 京津冀红色文化圈研究 校级重点项目 5
李学林 二十世纪西方抒情诗理论研究 一般项目 4
王子珺 美育视角下的《文心雕龙》核心术语研究
  詹锳《文心雕龙义证》研究
校级项目 5
刘潇 燕赵口传文化的多模态语音学研究 校级 5
保定市直隶总督署等四旅游景区语言文字使用调查与水平提升对策研究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5
杨丽 燕赵口传文化的多模态语音学研究 校级 6
保定市直隶总督署等四旅游景区语言文字使用调查与水平提升对策研究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6
郝朋丽 燕赵口传文化的多模态语音学研究 校级 7
张昭阳 保定市直隶总督署等四旅游景区语言文字使用调查与水平提升对策研究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4
杨志达 美国解构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省级 5
李特 基于域外典籍的河北地方志补遗 省级 2
李特 “燕行录”中的河北与其历史文化意义 校级 2
郝亚路 基于域外典籍的河北地方志补遗 省级 3
郝亚路 “燕行录”中的河北与其历史文化意义 校级 3
王宸慧 詹锳《文心雕龙义证》研究 校级 6
王宸慧 美育视角下的《文心雕龙》核心术语研究 校级 5
刘文静 京津冀红色文化圈研究 校级 5
魏雪 古释名辑证 校级(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 6
张莹莹 古释名辑证 校级(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 7
冯元昭 古释名辑证 校级(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 8


五、就业与创业

5.1 研究生就业、创业状况

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文学院的就业指导小组认真贯彻就业创业的规章制度,扩展就业渠道。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在领导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近两年来,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2019年的毕业工作中,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术非定向毕业生为90人,就业率达到95.56%。其中就业生实际从事的主要职业为高中教师,主要用人单位为中初教育单位,所占比例为1.85%,汉语言文字学毕业生主要用人单位为其他企业,所占比例为1.67%。

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全日制学术定向博士毕业生为2人;中国古代文学全日制学术定向博士毕业生为1人,全日制学术非定向博士毕业生为1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全日制学术定向博士毕业生为2人。毕业生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为18.52%。其中实际从事的主要职业为大学教师,用人单位主要为高等教育单位,占本校就业毕业生人数的百分比为14.82%;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博士毕业生在高等教育单位就业人数占本校就业毕业生人数的百分比为7.41%。整体看来,文学院硕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良好。

在2020年的毕业工作中,受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目前就业率为42%。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通过学院平台,全力做好疫情背景下的就业工作,持续跟进毕业生就业情况,多名同学成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等多所名校继续学习,进修率12%。还有多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署了实业协议,报考了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就业情况将会持继提高。

5.2 本单位促就业、创业的具体举措、成效;典型范例

5.2.1落实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创新理念,健全机制。长期以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我院根据疫情防控态势下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工作重心,统筹规划,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创业工作体制,落实好责任制。成立领导机构,制定详细就业计划。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统一有效管理。学院领导把就业工作纳入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并将就业工作作为党政联席会议的重要议题,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进行宏观布局。

5.2.2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

1、做好毕业生就业辅导、毕业教育等相关活动的规划。

疫情防控常态化态势下,学院领导小组规划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毕业生就业线上指导;对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进行帮扶与服务;指导班级就业负责人协助完成就业信息发布;主管就业工作的辅导员给毕业生做毕业生离校手续注意事项工作介绍。

2、困难毕业生的帮扶情况。

对贫困毕业生的关注和帮扶,也一直是学院毕业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系统掌握困难毕业生实际情况,全方位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和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定期与困难毕业生线上联系、沟通就业进展,把每个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就业需求和存在的困难等做好记录,并做好汇总分析工作。动员党员干部、教师分工联系、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严格落实好帮扶责任制,确保每名困难毕业生都顺利进入工作岗位。

3、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动态追踪库。

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动态追踪信息表。与毕业生保持联系,充分动员辅导员、班级负责人和就业干部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动态追踪,通过电话联系或微信等线上渠道,关怀毕业生、指导毕业生就业。对仍未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心理疏导与就业指导,对已就业毕业生进行关怀与建立联系,为我院增加、维护就业单位。

5.2.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创业培训、专题辅导、开展创业创意发掘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通过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能力竞赛,创业毕业生经验分享会、参观考察等多项活动及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拓展学生知识储备、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5.2.4就业市场建设

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发挥专业优势,实施“一市一县”工程,即在每个地级市选择一个文化大县,建成文学院的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研究基地,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六、学术交流与合作

6.1 国内交流与合作情况


博士生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姓名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王亚彬 中国文字学会第十届年会 2019年10月11日-14日
聂章军 部省合建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研讨会暨《鲁迅年谱长编》选题论证会 2020年9月27日
刘日照 第二届跨文化汉字国际研讨会 2019年11月16日-2019年11月17日
苑宇轩 杜甫草堂第三届全国硕博论坛会议 2020年8月20日
高晨曦 纪念游国恩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2019年12月
甘濛 纪念游国恩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2019年12月
王静 近代汉字研究第三届学术年会(已收到邀请函) 2020年11月20日-23日
辛玲 中国茅盾研究会 2019年11月29日-12月1日
魏雪 姚雪垠诞辰110周年纪念会暨首届姚雪垠学术研讨会 2020年10月9日-11日


硕士生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姓名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武佩佩 “新世纪姚雪垠研究的推进与深化” 2019年8月
樊智华 “新世纪姚雪垠研究的推进与深化” 2019年8月
栗碧霞 纪念韩愈治潮1200年周年学术研讨会 2019年11月22-24
李鑫 部省合建高校双一流建设研讨会暨《鲁迅年谱长编》选题论证会 2020年9月27日
刘琼 部省合建高校双一流建设研讨会暨《鲁迅年谱长编》选题论证会 2020年9月27日
楚涵 部省合建高校双一流建设研讨会暨《鲁迅年谱长编》选题论证会 2020年9月27日
苏丽娜 部省合建高校双一流建设研讨会暨《鲁迅年谱长编》选题论证会 2020年9月27日
李秉权 部省合建高校双一流建设研讨会暨《鲁迅年谱长编》选题论证会 2020年9月27日
刘潇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规范化标准分会学术年会暨换届大会 2019年7月24日-25日
杨丽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规范化标准分会学术年会暨换届大会 2019年7月24日-25日
井然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规范化标准分会学术年会暨换届大会 2019年7月24日-25日


研究生学术交流情况

姓名 境内外交流地点 交流时间
刘潇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2019年7月5日-12日
杨丽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2019年7月5日-12日
姚四桂 华中师范大学 2019年11月2日-3日
王宸慧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2019年10月18日-19日
郭亚可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1.2-3
张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1.2-3
白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1.2-3
杨双双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1.2-3


6.2 国(境)外交流与合作情况


姓名 境内外交流地点 交流时间
杨紫颖 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2019年7月30-2019年10月30
邱玉祺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2019年7月至11月





七、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革思路或建议

7.1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有所提高,但未见明显改善

2.文学院目前没有专硕培养学位点

7.2改革思路及建议

1.提高生源质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工作,要以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学科地位为基础条件。文学院目前肩负冲击“一流学科”的历史使命,整体水平正在不断攀升。将学科建设工作与研究生招生工作结合,在招生宣传环节加大学科发展的宣传力度是二者结合的重要手段。

2.缺少专硕学位点是文学院学科建设的一个短板。与中文学科相关的专硕学位方向是汉语国际教育和学科教学(语文)。补齐这一短板的路径无外乎两条:一是申报学科教学(语文)专硕学位点;二是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联合招生。


最新动态 Latest news

河北大学文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College of Literature Hebe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5007415号-1